寻找华裔的遗迹

很长的旅程2007 年学术范围内开始寻找中国人在荷兰的历史遗产。共有九位参与者,其中七位是华裔青年人,他们的父母来自中国、中国香港地区、印度尼西亚和苏里南,但是他们本身都是在荷兰出生的。他们寻找的是他们的父母或上代长辈的照片和故事,他们从不畏惧地回到过去。第一代华人比这些青年的父母更早来到荷兰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在这里我们向您展示一下部分所收集的相片。而且他们会向您自我介绍,以及告诉您为什么他们会参与到这个项目。您可以在本网站观赏所有照片,照片是由移民历史档案部提供的。

这项寻找中国文化遗产的项目是由移民历史档案部和荷兰华人参议机构 (IOC) 共同

毕玉云

毕玉云 (Enschede 1980)

逻辑性廷续

我在莱顿大学学习期间的专业是公共事务管理研究科学,研究课题是有关欧洲对亚洲的移民政策。因此我也接触了令人感兴趣的荷兰移民政策。从长远来看,我也应该关注中国的移民。

点击阅读


高爱兰

高爱兰 (Venray 1979)

印尼华裔

作为一个荷兰父亲和印尼华裔母亲的女儿的我在荷兰出生及长大的。我几乎时时刻刻都对我母亲的故乡感到好奇。我曾经多次到过印尼,那里还居住着我的很多家族亲戚,而中国的北京我只去过一次。

点击阅读


Else Gootjes

Else Gootjes (Arnhem 1981)

高先生的照相机

当我 2006 年在上海的时候,我的一个中国女朋友的父母觉得我长得像他们在中国西部故乡的一个女孩子,从那以后他们就一直这样称呼我"那个来自我们故乡的女孩子"......虽然我对中国有着极大的兴趣,但是我没有中国的根,所以也许有一些我不知道而他们知道的事情。

点击阅读


黎素莹

黎素莹 (海牙 1983)

不仅只是工作

我在海牙出生的,但是我在 Noordwijkerhout 城市长大的,因为我的父母在 Noordwijkerhout 城市里有一家餐馆。替餐馆或有时我自己需要购物的时候我会到邻近的海牙唐人街;但是实际上,我对于父母亲的故乡文化知之甚少。

点击阅读


赖广和

赖广和 (Amersfoort 1981)

秃头先生 (光头佬)

我的父母都出生于荷属印度尼西亚。自从印尼独立以后,我们无法预知那里的将来。而且那段时期中国充满希望。华裔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推动所作的贡献,当时是受国家欢迎的。

点击阅读


赖达和

赖达和 (诲牙 1983)

相互变化

我在就学期间修读的是英国大学的教育社会学。从而引导我对于多元文化的关注。当我跟中国留学生谈到他们在英国的经历的时侯,我感到十分惊讶。

点击阅读


Gezina Oorthuys

Gezina Oorthuys (阿姆斯特丹 1976)

分享过去

我的父母来自阿姆斯特丹,我的整个家族也住在那里。我们并非移民,而且从我的名字里也能看出我没有华裔背景。我修讀的是人类文化学,主修现代亚洲历史。

点击阅读


柯嘉茵

柯嘉茵 (馬城 1983)

提高华人的透明度

在我的学士学习期间,我在美国第一次接触到移民和融入的信息。回荷后我修读";移民和种族研究";博士。我对于青年人如何处理他们的双重身份很感兴趣。

点击阅读


Jimmy 戴

Jimmy 戴 (阿姆斯特丹 1976)

引人注意的历史

我的父母是来自香港附近的客家人。他们在七十年代时从苏里南来到荷兰。客家华裔来自中国南部。我父亲是冶金匠,我母亲是家庭主妇。我父母过世以后,我才意识到我的生活中遗忘了中国文化。

点击阅读


连接

中文电台和电视
2006 年 6 月 22 日:柯嘉茵,赖癀和及赖达用广東话接受访问 ( mp3 方式 )
2006 年 6 月 24 日: Gezina Oorthuys 及毕玉云用荷兰语接受访问 ( wma 方式 )

向上